“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狄更斯《雙城記》

  狄更斯的《雙城記》以一位醫生的遭遇和視角為我們展現了大革命前后法英兩國波瀾起伏的歷史進程和紛亂復雜的社會形態變遷,書中的主人公是一位醫生,跟我們一樣都面臨時代的變遷,不同的是《雙城記》的主人公梅尼特醫生面對的是家國命運的劇變,我們面對的是整個醫療行業的改革巨變。正像狄更斯在《雙城記》里說的,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醫療作為社會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總是格外引人關注,中國醫療甚至聚集了世界的目光。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庭冷清,醫療資源分配嚴重失衡;醫生工資低,患者看病貴,究竟是投入不足還是腐敗叢生?醫生技術成長迅速,但是人文素養卻參差不齊;醫患互不信任,導致醫患矛盾尖銳,卻無人指出癥結所在;生育力下降已經成為巨大威脅,但是人工流產卻居高不下;鼓勵醫生自由職業和創業的同時卻又設置種種羈絆……諸如此類的各種矛盾不一而足。

  慶幸的是在這樣并不樂觀的大環境下,我們依然能看到希望并感受到鼓舞:時隔十年HPV疫苗終于獲批上市,國人不用再承受宮頸癌的“無妄之災”;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捷報頻傳,頂級雜志上中國學者署名的文章越來越多;中國醫生在國際大會屢有斬獲,東方之音登上世界舞臺;醫學與科學、醫學與美學、醫學與哲學的關系逐漸引發人們思考,對“偶爾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醫學開始綻放出人文之美。過去的2017年,中國婦產科領域發生了很多大事,每一件都關乎未來,關乎愛,關乎你。

  6. 時隔十年HPV疫苗終在大陸地區上市開售

  影響力指數:★★★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明確病因的癌癥,HPV病毒持續性感染是主要原因,HPV疫苗的研發使宮頸癌成為目前唯一可能被徹底消滅的癌癥。疫苗在國外已經上市銷售多年,而由于國內的政策和審批等原因,導致疫苗在中國大陸地區遲遲未能獲批上市,這期間有條件的女性可以遠赴港臺和歐美進行疫苗注射,而那些沒有條件的女性只能“望苗興嘆”。2017年,HPV疫苗終于在中國大陸上市,而這時距離疫苗在歐美上市過去了整整十年時間。如今歐美早已經進入九價疫苗時代,但是二價苗和四價苗在大陸的上市仍然讓人感到欣慰。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如果疫苗的研發是由我國完成或者臨床試驗率先在我國開展,那么這十年間我們能讓多少女性免受宮頸癌的“無妄之災”。

  5. 生殖醫學和生育力保存引起重視

  影響力指數:★★★

  數萬年前,當遠古人小心翼翼的看護每個嬰孩,為延續后代而戰戰兢兢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會想到數萬年后,已經步入文明社會的他們的子孫依然要面臨“不能生”和“生不好”的憂慮。繁衍生息是人類發展的基礎,而隨著工業化社會的進程,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導致的不孕癥和流產日益增加,一度盛行的剖宮產帶來的隱患隨著二胎的開放也開始凸顯出來。慶幸的是我們婦產科專家和生殖醫學專家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并且為此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生殖細胞的基因表達和調控機制的研究、產前診斷到胎兒宮內治療的實踐研究、減少剖宮產和增加陰道分娩的各項措施出臺、有關凍卵和贈卵的以及精子保存等政策的完善、極端病變環境下保留子宮和輸卵管的治療研究,如何保證高齡產婦的正常妊娠和分娩……婦產科專家和生殖醫學專家的每一項工作和研究都把我們從人類生育的懸崖邊上拉回了一步,我們不知道是否有上帝,但是我們敢說婦產科醫生是最接近上帝的人,因為他們既要管“死”,又要管“生”。

  4. 第九版《婦產科學》的修訂

  影響力指數:★★★

  《婦產科學》是每個醫生在學生時代的基礎教材之一,也是每個婦產科醫生走向臨床的第一本案頭讀物,每一版本的《婦產科學》凝結了當時最頂級的婦產科專家的寶貴經驗和心血,他們在卷帙浩繁的文獻中精挑細選,去蕪存菁,并結合自己最可靠的經驗和認知,反復推敲,字斟句酌,最終成書。每一版本的教科書不光是知識的傳遞,也是婦產科科學和文化的傳承,像一條紐帶,將一代一代的婦產科人聯系起來,見證著婦產科人在疾病治療領域進行的研究和探索,也承載著醫者懸壺濟世的崇高理想,F行《婦產科學》教材已經更新到第八版,第九版正在緊鑼密鼓的修訂中,第九版婦產科學的修訂集結了眾多當代婦產科名家,更新了很多內容,包括重新定義了部分疾病和癥狀的概念、根據最新的循證依據對某些疾病的診斷、治療原則做了更新等等,更加與國際接軌,第九版《婦產科學》可以說是集近年研究之大成的一本學術巨作,是婦產科教學的里程碑事件,對我國的醫學生教育和婦產科臨床醫生教育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3. 中國醫生在國際舞臺逐漸成為主角

  影響力指數:★★★

  中國婦產科醫生的近些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一項項成果不斷刷新國內記錄,在國際上也引起巨大轟動。近年來以郎景和院士為代表的一批中國優秀的婦產科專家走出國門,逐漸成為國際大會的主角,婦產科的東方聲音在世界舞臺越來越響亮。今年婦產科領域更是有多位專家在國際大會斬獲殊榮,中國的宮腔鏡之母夏恩蘭教授在第一屆全球宮腔鏡大會上被大會主席尊稱為“世界宮腔鏡之父”;羅光楠教授獲得美國腹腔鏡內鏡外科醫師協會2017年會“醫學教育發展貢獻獎”,北京協和醫院郁琦教授當選亞太絕經聯盟候任主席,馮力民教授獲得AAGL宮腔鏡領域最佳報告獎和ESGE年會的最佳口頭報告;華克勤教授團隊在ESGE榮獲5個大會最佳摘要,紅房子醫院成為2018年ESGE亞太區域會議主要承辦單位,華克勤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并成功申辦2020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癥大會(WES),還有很多專家在國際大會獲得榮譽,中國婦產科今天之所以能在國際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受到國際上前所未有的重視,是幾代婦產科人不懈努力的結果,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婦產科學專家和學者走上國際舞臺,讓中國成為全球婦產科領域的“執牛耳者”。

  2. 婦產科醫生掀起創業熱潮

  影響力指數:

  醫生創業是個永恒的話題,優化醫療資源,減輕患者負擔,提高就醫體驗,讓醫生獲得體面陽光的收入,不光是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的理想,更是這個時代醫生和患者的普遍訴求,公立醫院的僵化和保守,極大限制了醫療資源的配置和醫生價值的發揮,于是一批有理想的醫生大膽走出來,開啟了探索之路。前盛京醫院李輝教授創辦安聯醫院,開啟高端婦兒?漆t院的嘗試;前協和醫院龔曉明教授創辦沃醫婦產名醫集團,開啟婦產科醫生由“單打獨斗”到“抱團作戰”的轉變;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段濤教授創辦了春田醫療管理集團,試圖在醫療管理和投資領域另辟蹊徑。三位醫生,三種模式,各有千秋,不管最后成敗幾許,他們不畏艱難、誓要改變行業的初心和義無反顧的投入的勇氣令人欽佩。

  1. 黃荷鳳、馬丁、喬杰三位專家當選院士

  影響力指數:

  婦產科作為醫學的四大學科之一,其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的水平是醫學整體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我國的婦產科學在一大批專家帶領下取得了輝煌業績,光是協和醫院就誕生了林巧稚、宋鴻釗、郎景和等一批婦產科領域的院士。在2017年的院士增選中,喬杰教授、馬丁教授和黃荷鳳教授憑借其在各自領域取得的成就分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同一學科一舉三人當選院士,這在婦產科史無前例,整個醫學領域也是極為罕見,說明我國婦產科正在大踏步前進,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已經取得較大突破,其意義不僅在于其自身的研究成果和學術影響力得到重視和體現,對全體婦產科人也是極大的振奮和鼓舞,對今后婦產科領域的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基礎研究與臨床的轉化等都將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